一般情况下,正常人24小时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。若经过超过2500毫升者称为多尿;如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,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毫升,称为少尿;如24小时尿量少于50毫升或100毫升,或者12小时全无尿,则称为无尿。正常成人夜间排尿0~2次,尿量为300~400毫升,相当于全日总尿量的1/4~1/3。若夜间尿量和次数明显增加,称为夜尿多。多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对于慢性肾盂肾炎患者,夜尿多常为肾功能减退的一个信号。少尿与无尿是临床上极为严重的急症,应立即寻找病因,迅速而有效地予以处理。对于由慢性肾盂肾炎引起的慢性肾衰患者,少尿和无尿则是终末期的表现。
多尿可分为两大类:高渗性多尿,尿比重在1.020以上可由于葡萄糖排泄过多、尿素排泄过多、尿钠排泄过多引起。
低渗性多尿,尿比重低于1.005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间质性审验、低钾性肾病、高钙性肾病高尿酸血症、干燥综合征、多囊肾、肾性尿崩症、尿崩症、烦渴多饮等。
多尿的鉴别诊断:首先区分高渗性多尿,可以测尿比重、尿渗透压和血浆渗透压。对渗透性多尿测定空腹血糖、血、尿钠、血钾等,以确定造成高渗性利尿的溶质种类,根据病史,细致体检以明确病因。对低渗性多尿可通过禁水试验、高渗盐水试验、加压素试验,以明确多尿是肾性、精神性或中枢性的原因。对肾性多尿通过病史、体检以及肾功能、血清钾、血清钙、血尿酸等检查,进一步确定其病因。
【病因与发生机制】
1.少尿无尿 基本病因有如下三类:
(1)肾前性
1)有效血容量减少:多种原因引起的休克、重度失水、大出血、肾病综合征和肝肾综合征,大量水分渗入组织间隙和浆膜腔,血容量减少,肾血流减少。
2)心脏排血功能下降: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功能不全,严重的心律失常,心肺复苏后体循环功能不稳定。血压下降所致肾血流减少。
3)肾血管病变:肾血管狭窄或炎症,肾病综合征,狼疮性肾炎,长期卧床不起所致的肾动脉栓塞血栓形成;高血压危象,妊高症等引起肾动脉持续痉挛,肾缺血导致急性肾衰。
(2)肾性:
1)肾小球病变:重症急性肾炎,急进性肾炎和慢性肾炎因严重感染,血压持续增高或肾毒性药物作用引起肾功能急剧恶化。
2)肾小球病变:急性间质性肾炎包括药物性和感染性间质性肾炎;生物毒或重金属及化学毒所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;严重的肾盂肾炎并发肾乳头坏死。
(3)肾后性:
1)各种原因引起的机械性尿路梗阻:如结石,血凝块,坏死组织阻塞输尿管,膀胱进出口或后尿道。
2)尿路的外压:如肿瘤、腹膜后淋巴癌、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、前列腺肥大。
3)其他:输尿管手术后,结核或溃疡愈合后瘢痕挛缩,肾严重下垂或游走肾所致的肾扭转,神经源性膀胱等。
确定为少尿后,首先要寻找有无肾后性因素的存在。其次,迅速对肾前性或肾性少尿作出正确判断,可应用20%的甘露醇100~200毫升在10分钟内静脉推注完毕,用药后若每小时能排出尿液40毫升或以上则提示为肾前性;若每小时尿量仍少于17毫升则提示肾性。第三,对肾性少尿的病因作出正确判断,如急性肾小球疾患引起的少尿或者无尿,24小时尿蛋白量多于2克,尿沉渣有红细胞、各种管型,同时伴有明显的水肿和高血压;急性间质性肾炎引起者,常有发热、皮疹、关节痛、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加等药物过敏的全身表现。
少尿无尿病因种类有哪些?综上所述,就是肾病医师介绍的少尿无尿病因种类。肾实质性疾患,若不及时治疗,水肿逐渐加重,影响胃肠道功能,使血容量下降,此时加速肾功能损害,使尿量进一步减少。